你以為「背多分」的人腦筋較死板? 初步了解人腦運作如何影響我們的記憶、學習與創造

webbrain

我們對於自己學習、記憶的方法其實仍然有很多的誤解,看過關於讀心、速讀、記憶術、魔術、行銷學相關的書籍之後,請容許我用簡單的方法介紹一下人類大腦運作的方式,讓我們重新認識一下自己,以及腦部如何影響我們學習、記憶。為何相信直覺有用?這世界為何有記憶天才?為何記憶是可以訓練的?為何速讀是可能的?以及我們當今教育如何誤解跟破壞我們腦部天性。

人的大腦為1400毫克,腦容量聚集了500億個神經細胞,一秒鐘可以傳遞2兆回的電子脈衝。腦內的總長度長達4500km,擁有如此強大功能的人腦,一直到現在都還有很多未知的部分尚未被人類所了解。

但我們可以用演化的角度這樣理解,大腦皮質分為新皮質(新腦)與舊皮質(舊腦),新腦顧名思義是比較晚演化出來的,而舊腦則是比較早演化出來的。新腦掌管複雜性的費力思考,而舊腦掌管快速且直覺的反應。

和一般動物一樣,我們有本能性、反射性反應就是經由舊腦掌管,像是我們坐捷運去學校,你可能整個路上都在發呆或是根本不記得自己有坐過捷運,那個時候就是所有決定經由舊腦而產生的行為;而較複雜的思考過程則會透過新腦運作,例如你思考明天的計劃是什麼。

我們生活中大部份的決定是由舊腦所決定的,否則若我們生活做什麼事情都要經過費力思考的話,我們的生活會變得非常非常地辛苦,做事也沒有效率。經過讀心術的實際操作與證實,人類的腦袋俱有強大的功能。

在Discovery的讀心術專題中,人員事先將測試的環境中置入受測者不會「意識到」融入環境中的暗示的文字 (亦是數字、亦是顛倒無法馬上辨認的文字等等),然後要求受試者根據「自由意志」選擇數字或文字,大部份的人都會去被環境中的暗示所影響。

人類的腦袋,其實能夠記錄、接收所有我們從出生到現在我們的五官所記錄的「所有訊息」,但是能夠到我們的「意識」到的東西,其實只有非常非常小的一部份。大腦會自動收攝環境中的所有訊息,來做本能性的最初判斷,例如是否有危險與異常等等,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「直覺」的來源。

直覺基本上是透過過去既有的經驗,經過大腦快速地接收現場所有的資訊,所做出來的快速結論與感覺。這沒有經過費力的邏輯推演與思考而判斷的結果,我們不一定能夠「有意識的察覺」自己是經由什麼過程,吸收什麼樣的資訊才做出決定。這也可以解釋為何不知道該怎麼做的時候,「相信直覺」通常是對的選擇。

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人類「記憶」的部分,既然剛剛說我們其實能夠儲存五官所接受到的所有資訊,那麼為什麼我們的記憶仍然不好呢?這其實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祝福,要是我們記得所有的事情,記得到過地方、經過事情的所有細節,我們一定會瘋掉。

我們的記憶力不好是因為我們「整理資訊」跟「截取資訊」的能力很弱,才會無法把東西記起來,亦或是看過就忘記了。就像是充滿文件的房間裡,若是沒有分門別類,可能要某一份資料根本花上一整天都找不到一樣;若是有分門別類,知道如何連結、聯想,那麼記憶就很快可以找到。

那如何去做連結跟聯想呢?根據記憶訓練的內容,人類在接收訊息時對於事物的敏感程度跟牽涉到感官的多寡有關(這也就是為什麼影片比單純聲音、文字更有影響力,也更容易記得起來,因為牽涉到的感官比較多)。天生擁有超凡記憶的人之所以能夠貯存那麼多的資訊,在於他的大腦天生就容易做連結、聯想的動作。

舉個例子來說,我們再看一串數字的時候,覺得數字很難記,是因為我們對於數字沒有「感覺」;而天生擁有超凡記憶的人看到數字,甚至會馬上賦予每個數字一個意象。例如看到1,他們會感覺到某種聲音、顏色、影像,甚至把數字聯想成一個人動了起來。這不是他們願意的,而是大腦自動設定成這種無法自我控制的聯想,所以他們的記憶特別好。

所以在記憶訓練中有兩種方法,一種叫做「空間記憶法」、另外一種叫做「聯想法」。其實道理是一樣的,空間對我們人類來說牽扯最多的感官知覺,所以我們對空間的記憶程度也比只是平面文字、聲音等等東西更好。眼睛閉起來想想你常常去的一個空間,你是否能夠想起那個空間的很多細節呢?把那個地方當做你的「記憶宮殿」吧。

空間記憶法比較常用在記憶「事件」上面,例如你今天要記下你要去超市買的所有東西,你就把那一樣樣東西用冥想的方式,有意識有順序地擺在你的「記憶宮殿」裡,這樣你就能夠更容易記得物品的品相與順序。

而聯想法則是多使用在記憶你「沒有感覺」的事物上面,例如數字等,要記憶一整副撲克牌的順序也是如此,把花色、數字都付與個性與各種感官的感覺,然後串成一整個故事,你就能夠方便記住一整副牌的花色與順序(當然什麼牌聯想到什麼,你自己要先訓練成有反射性反應)

另外,有種東西叫做「記憶掛鉤」,這是我在過去念歷史以及訓練演講的時候驗證過的方法(指考歷史我考了92分 XD)。也就是在我們記憶事物的過程當中,並不需要把全部的東西都記起來,只需要清楚地整理資訊,並且「劃重點」。其實「重點」並不是比較重要的部分,而是比較像是整個主題的核心。

例如「劉銘傳 → 現代化建設 → 鐵路」等等(這不一定是直線式的,甚至可以是網狀),而重點就是由「劉銘傳」作為掛鉤,把其他東西掛上去就好記憶。等於是只要想到劉銘傳,其他東西就自然浮現,點與點之間內容就會在連起來的時候出現。而演講的準備也是一樣,只要圈出大的重點,並且把想要講的小重點掛在大的重點勾上面,只需要準備一張大重點的小抄,就不需要把整個講稿都背起來了。

因此,越是牽扯越多感官的東西,記憶起來就越容易簡單。

memorycut

Photo Credit: hyoin min @ Flickr CC BY ND 2.0

「記憶、學習、創造」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的東西,學習需要透過記憶,創造也需要透過記憶,記憶反過能也能夠受學習與創造幫助。我們不能夠誤認為「創造」是憑空而生的東西,而是在我們所學習的知識、所見過的事物基礎上面互相做「連結」,才叫做創造。
那些東西都是存在在我們腦中的東西,互相重組拆解而來的,因為如果不存在在腦中跟認知中的東西,是不可能出現在我們腦袋裡的。所以記越多的人其實能夠創造的東西越多,記憶越多的人學習更容易,更能輕鬆地舉一反三、觸類旁通。

若我們能夠記錄所有五官所接受到的事物,那麼其實人類腦袋的接收方式就像是3D掃描機一樣,不管有沒有意識到,只要映入眼簾的影像、耳朵聽到的聲音、嘴巴嚐到的味道、鼻子聞到的氣味、身體觸碰到的感覺,我們全部都會記錄下來,其實能夠儲存的資訊非常大量,而且是「過目不忘」。下次再碰到的時候,記憶就會更加的深刻。

並且透過「聚光燈效應」,越是集中於聚光燈下的東西,記憶越是清楚。讓我們這樣想好了,就像是一幅淺淺的油墨畫,一直重複不斷地塗抹油墨上去,聚光燈光越強的地方塗上的顏料就越多,影像也就越清楚。而在聚光燈外圍的東西我們印象會越來越模糊。

而速讀術的訓練就是順應我們大腦的天性,把「聚光燈」的焦點調弱,讓我們能夠不要一次就只收攝「一行字」或是「幾個字」而是能夠一次閱讀「一整頁」。然而我們被教育的閱讀方式,已經讓我們習慣了慢速的閱讀,所以要重新順應我們腦袋的運作方式,讓閱讀速度變得更快。並且必須訓練自己,平時就習慣讓自己的聚光燈不要那麼聚集在某個焦點上面,而是讓視野內的東西全部都收攝,並且讓燈光慢慢地加強。

FBI也是訓練他們的「影像記憶天性」,讓他們能在短短零點幾秒的時間記憶所有看到的物品,這樣他們就能夠在最短時間內作出最精準的判斷與反應。

而學習也是如此,我們學習透過「重複」的方式去認知我們的世界,看過越多次的東西,你記得越清楚(例如每個單字看七遍就會記得起來)。如果每次我們都真的「忘記」了,那麼其實「重複」的方式對大腦來說並沒有效果;若每次的體驗只要不記得就是新的體驗,那麼我們可能根本沒辦法學到什麼東西。

一次一次的資料輸入,都能夠使那筆被重複輸入的資料的墨水印更深更明顯,等到跨過了大腦能夠「意識」到的階段時,我們才會去「意識」到那筆資料,變得更容易截取。但我們「忘記」或是「沒注意到」,並不代表那些資料「不存在」在我們的資料庫裡面。就像是我們時常經過某一個地方,就會對那個地方的很多細節越來越熟悉。應用到為何「看影片」是除了出國置身語言環境以外,最有效的學習方式,也是因為如此。

剛剛有提到,其實我們對於自身的誤解,導致我們教育自己、下一代的方式,常常是限制了自己能夠擁有的潛能。教育箝制了思維方式,告訴我們一個杯子就是一個杯子,告訴我們事情有所謂的「標準答案」。

歷史課本選擇性地寫上我們該吸收的東西,變成了我們對於自身的認同與認知,這是多可怕的一件事。許多父母沒有去質疑政府如何去選擇教育我們的孩子,認為「課本寫的就是對的」,但課本寫的就是對的嗎?寫課本的人並不是寫歷史的人,立意在「教育」並非記錄歷史,這點可能就會有問題了。

選擇題的考試方式訓練我們習慣用一種「反射式」的思考方式看待事物,而不是把事情做為延伸去思考所有的可能性,同時也箝制了我們的創造力。選擇題的思考讓我們免去了去驗證事物對錯的能力,讓我們失去了質疑的能力,因為選項永遠都只有ABCD,不會有別的。你不能說有另外一個E,因為你這樣會變成「麻煩的孩子」。我們因此而失去了思考的能力,養成了捕風捉影、貼人標籤、妄下定論的習慣。

到底什麼是創造?我認為創造有另外一個層面叫做「破壞」,為什麼有些科技創新活動在國外會用「disrupt」這個詞?因為那是一種破壞現有的體制、打破既有的認知觀念,並且反轉,這就是所謂的「創造」。

為什麼成為大人會使我們變得無趣?是我們變得無趣了?還是現實逼迫我們變得無趣了?你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作為孩子的我們,可以過得如此無憂無慮,長越大似乎人生變成越來越辛苦?這是常態嗎?還是我們只是被植入了某種思想,因為我們失去了自由所以我們變得無趣?還是因為我們開始用既有的、理所當然的態度去面對生活?因為我們變得有更多責任在身,所以更身不由己嗎?

但我認為能夠承擔責任,表示擁有的自由又更高一個層次。責任為何要成為你的負擔?到底是誰告訴你生活、生存、人生就是該這樣過?誰告訴你長大就該懷念小時候?誰說人不能越活越快樂?就因為你身邊的10個大人都告訴你這樣,你就一定要跟他們一樣嗎?越長大,應該能夠看到的東西越多,得到的東西越多,生活理應越來越有趣才對,我們怎麼會變成這樣呢?

你質疑過這些事嗎?你告訴我「現實就是這樣」,現實真的是這樣嗎?還是你只是因為你的眼界跟心眼太小,所以看不到那些活得優遊自在的人所看到的事?你有去問過那些活得很快樂的人是為什麼很快樂嗎?你曾經客觀地去觀察自己跟他人嗎?還是你一直都只甘於用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去斷定所有事情?看到自己不能認同的,就極力反駁而不願意去試試看?

如果什麼事情都要推託給條件、命運,那麼這世界大概是沒有什麼希望了。如果是,就不會存在例外,即使你身邊沒有這些反例,不代表他們就不存在。

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「不容質疑」的事情。在這變化快速的時代裡,經驗已經沒有以前那樣具有影響力(若你要上網找人才,社群網站行銷10年經驗,台灣10年前這種東西根本不存在啊)。我們變得更容易被操縱,也更不容易被操縱,就取決於你願意花多少心思在思考、突破、了解這世界運行的道理,而不是只會用別人告訴你的事情過生活。那些只是參考,但實際上做了會發生什麼事情,誰也不知道。

你可以用一百萬個理由去解釋一件事情的「不會發生」,但常常事情會「發生」就在於那百萬分之一的可能性。如果這個「發生」是你想要的,為何不去嘗試?

 

文章來源 : 《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》2014.12.25